中国皮革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长治回族皮革行的往事

皮革行,曾经是长治回民赖以养家糊口的一条船,有讲不完的故事,遇过暗礁风浪,也有过曾经的辉煌。人们都挤在这条船上,掉下去就意味着饥饿与死亡。回民皮革行繁盛时,长治回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参与此行。而如今改革开放,回民的生活不再依靠这条船,好日子蒸蒸日上,正在全力以赴奔小康。

结缘皮革行

长治回族在长治生活已经有六百多年了,自清代至民国一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,大部分人靠皮毛行业维持生活。长治回族经营皮革行到底有多少年了?营口街通顺和(大作坊)马倓大爷写的《长治回民和他们所经营的皮毛业》,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北营程裕老先生的《长治回民的皮毛业》,以及山西省伊斯兰教协会原会长赵伟聘的《长治回民古今谈》等书一致认为:“……由南京过来以后,居住在城内西南地区。程姓是以制作便帽为主,马姓是以制作扇面为生。因为这两种行道受季节影响,夏天行销官帽、便帽不快,冬季扇面出售滞销,都不能维持生活。因此,程、马二姓转业于皮毛生意(包括收皮、熟皮、宰羊等),间或做些应时的扇子和便帽……皮毛生意终于成为长治回民的主要职业了。”

从此,长治回民的命运和皮毛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生活重新有了保障,经济也随之增长繁荣起来。至今在回民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:“宁舍爹和娘,不舍臭皮行。”

皮毛业得以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是操作容易、设备简单。熟制羊皮有通、洗、铲、裁、缝五道大工序,全是手工操作,与有没有文化没大关系,只要肯卖力就行,短时间就可学会。当然学一个全把式还是需要时间的,但学习制作皮革的特点是边学习边生产,没有皮毛业书籍,没有学校,全凭经验。所以,大多都是从实践中掌握技术进行生产的。设备方面,只要有两间空民房做场地,两口水缸、一面木案、几把刀铲等一些简单工具,便可进行作业。长治回民起初都是一家一户,因陋就简,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。从事皮革生产还有一个特点是全家男女老少均可参加,男壮劳力通皮、铲皮、裁皮,妇女缝货,老人小孩打杂,调动了全家的积极性。这也是皮毛业能够顺利发展几百年的有利条件。

熟皮工艺繁且重

长治回民把皮革的制作过程叫做“熟”,就是把牲畜产品的皮张经过清洗、鞣制加工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或生产中使用的皮革。一般是指用牛、羊等家畜的皮经过手工加工后的成品皮,皮革类结实耐用,衣服类御寒保暖。

皮革业分白皮行和黑皮行。白皮行季节性很强,冬季要注意把本地的皮张买进,春天再从甘肃、陕西购来一定数量的西路皮张,数量多少按照各自的资本情况来定。西皮和本地羊皮掺杂使用,比例是二比一。白皮行以白羊皮做原料,熟好以后制作皮大衣和皮马甲(俗称马褂)。皮衣主要销往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东等地,马褂主要销往汉口市场,也有零售商大量趸走销往四川、云南等高寒地区;黑皮行利用大牲口像骡马、牛、驴皮为原料,加工车马辕具、牲口垫脖、缰绳、皮鞭等等,还有个别工人会加工乐器琴弦。琴弦因为物美价廉,除供应本地戏剧部门使用,还远销京津地区乐行。

长治回族最后的皮货工人陈金全和他缝制的全狗皮褥子

“熟皮”,各家作坊根据家传手艺的不同而略有不同。

一般把没有经过处理的皮张叫生皮,也叫通皮。通皮分为白皮和黑皮。白皮指绵羊皮、山羊皮、兔子皮等可以利用的家畜皮;黑皮指牛、马、驴等大点的动物皮。

生皮在制革的鞣制前须经过抖灰、梳毛、清洗、下缸等一系列准备工序,叫洗皮。首先,把收来的皮张用小棍敲打,除尽灰尘与杂物;然后,用笊子(念“招的”)梳理表面的毛,用贴铲刮尽背面残留的肉渣;再把整理干净的皮张放入加了皮硝的大缸里浸泡五至六天。这项工作一般在春夏交接时进行。

把浸泡后的皮张捞出来铺平,用大铲子把残留的肉渣刮尽,这叫铲皮。铲皮后再次放入大缸里加适量的皮硝和小米粉面浸泡二十天左右。这期间,每天早晚要“抖缸”一次,就是提起泡软的皮张翻腾几遍,以便使皮张各部分浸泡的程度一致。白皮与黑皮因皮质不同,浸泡的时间及处理的工艺也不同。白皮是放入加了皮硝和米面粉的缸里浸泡,而黑皮是放进加了石灰的缸里浸泡。

把已经熟好的白皮经过铲皮(刮渣)、洗净、在日光下晒干,然后再喷湿用小钉固定到大木板上撑开涨平,取下晒干再加湿抹上粉子再上板。这次晒干后取下,一张白皮就算制作成功了。然后可以根据皮子的大小、花色、毛长、厚薄等因素配皮。这就要根据设计需要而裁皮。老羊皮制作大衣,二毛皮制作小干衣,裁下来的边角料做马甲手套等。皮革工人按照图样裁成大小不一、形式各异的衣服、马甲、皮帽、手套、皮裤等服装用品。